UPSI Digital Repository (UDRep)
Start | FAQ | About

QR Code Link :

Type :thesis
Subject :PL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of Eastern Asia, Africa, Oceania
Main Author :Tay, Kok Jun
Title :Wacana awam dan konsep ideologi : hubungan antara prosa Mo Tzu dan prosa Han Fei Tzu
Place of Production :Tanjong Malim
Publisher :Fakulti Bahasa dan Komunikasi
Year of Publication :2018
Corporate Name :Universiti Pendidikan Sultan Idris
PDF Guest :Click to view PDF file
PDF Full Text :Login required to access this item.

Abstract : Universiti Pendidikan Sultan Idris
Kajian ini bertujuan untuk menganalisis hubungan antara prosa Mo Tzu dan prosa Han Fei Tzu dengan menggunakan wacana awam sebagai medium untuk mengkaji isu-isu dan terma yang  dibincangkan dalam kedua-dua prosa ini. Kaedah penelitian kepustakaan telah digunakan dalam kajian ini, dan data dianalisis dengan menggunakan kaedah analisis teks.  Selain itu, teori Lingkaran Hemerneutik diaplikasikan dalam analisis teks demi mendapatkan  interpretasi teks yang tepat dan sahih. Dapatan kajian ini menunjukkan terdapat hubungan antara  prosa Mo Tzu dan prosa Han Fei Tzu. Han Fei Tzu telah menyerapkan konsep Fa, konsep pentadbiran dan  konsep orang mulia dalam prosa Mo Tzu. Han Fei juga mengubahkan konsep-konsep tersebut untuk  bersesuaian dengan keadaan zaman akhir pra-Qin. Kesimpulan daripada kajian menunjukkan bahawa  ahli-ahli falsafah pra-Qin telah menyerap konsep daripada aliran lain. Ahli falsafah zaman akhir  pra-Qin juga dipengaruhi oleh ahli falsafah zaman awal pra-Qin melalui wacana awam yang wujud dalam  zaman pra-Qin. Implikasi kajian ini menunjukkan bahawa sesuatu pemikiran dan fasalah terbentuk  melalui interaksi antara pelbagai aliran dengan berlatarkan konteks sejarahnya. Hal ini boleh dijadikan sebagai inspirasi kepada masyarakat berbilang budaya kontemporari.  

References

 

书籍类

 

Bary, W. T. (Ed.). (1963). Mo Tzu Basic Writings. (B. Watson, Tran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ary, W. T. (Ed.). (1964). Han Fei Tzu Basic Writings. (B. Watson, Tran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chwartz. B. I. (1985).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Jasper, K. (2003). Way To Wisdom 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R. Manheim, Tran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战国]韩非子;陈奇猷注释. (2000). 《韩非子新校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战国]庄子;陈鼓应注释. (2007). 《庄子今注今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汉]司马迁. (2004). 《史记》. (柴华, 编辑)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 (2001). 《墨子闲诂》. 北京: 中华书局. 

 

[清]王先谦. (2010). 《荀子集解》. 北京: 中华书局.

 

PalmerE.Richard. (1992). 《诠释学》. (严平, 翻译) 台北: 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 司.

 

本杰明·史华兹. (2003).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程钢, 翻译) 南京: 江苏出版 社.

 

蔡尚思 (编辑). (2008). 《十家论墨》.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陈鼓应. (2003). 《老子今注今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陈国庆 (编辑). (1983). 《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 北京: 中华书局. 

 

陈启云. (2001).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 北京: 北京大学. 

 

冯友兰. (2001). 《中国哲学史新编》. 北京: 人民出版社.

 

葛兆光. (2001). 《中国思想史》.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顾迁. (2009). 《淮南子》. 北京: 中华书局.

 

郭沫若. (2008). 《十批判书》.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洪汉鼎 (编辑). (2001). 《理解与解释》. 北京: 东方出版社.

 

胡适. (1996). 《中国哲学史大纲》. 北京: 东方出版社.

 

蒋重跃. (2000.). 《韩非子的政治思想》.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卡尔·雅斯贝斯. (1989). 《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魏楚雄,俞新天, 翻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劳思光. (2005). 《新编中国哲学史》.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梁启超. (1921). 《墨子学案》. 上海: 商务印书馆.

 

梁启超. (2001).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梁启雄. (1960). 《韩子浅解》. 北京: 中华书局.

 

林伯特·德雷福斯,保罗·拉比诺. (1992). 《福柯——超越结构主义与诠释学》.

(钱俊, 翻译) 台北: 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刘康德. (2001). 《淮南子直解》.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刘绪义. (2009). 《天人视界:先秦诸子发生学研究》. 北京: 人民出版社.

 

刘泽华. (2008). 《中国政治思想史集·先秦政治思想史》. 北京: 人民出版社.

 

吕思勉. (1985). 《先秦学术概论》. 上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钱穆. (1930). 《墨子》. 上海: 商务印书馆.

 

钱穆. (1988). 《中国思想史》. 台北: 台湾学生书局.

 

钱穆. (2005). 《先秦诸子系年》. 北京: 商务印书馆.

 

任继愈. (1998). 《墨子与墨家》. 北京: 商务印书馆.

 

邵长婕张庆军,颜玉明&鲁开国(编辑). (2013). 《墨子研究论丛》. 济南: 齐鲁

书社.

 

唐君毅.(1986).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一》. 台北:学生书局。

 

王邦雄. (1983). 《韩非子的哲学》. 台北: 东大图书公司.

 

萧公权. (1998). 《中国政治思想史》.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邢兆良. (1993). 《墨子评传》.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杨伯峻 (编辑). (1960). 《孟子译注》. 北京: 中华书局.

 

杨伯峻 (编辑). (1980). 《论语译注》. 北京: 中华书局.

 

杨伯峻 (编辑). (1990). 《春秋左传史》. 北京: 中华书局.

 

詹剑峯. (1956). 《墨家的形式逻辑》.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詹剑峯. (1981). 《墨子的哲学与科学》. 北京: 人民出版社.

 

张双棣,张万彬,殷国光,陈涛 (编辑). (2000). 《吕氏春秋注译》. 北京: 北京

大学出版社.

 

张素贞.(2013).《国家的秩序:韩非子》.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

 

张玉法. (1993). 《先秦的传播活动及其影响》.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郑杰文. (2006). 《中国墨学通史》. 北京: 人民出版社.

 

周富美. (2008). 《墨子、韩非子论集》. 台北: 国家出版社.

 

周富美. (2012). 《墨子:救世的苦行者》. 台北: 时报文化出版.

学位论文

 

王少林. (2012). <先秦尚贤观念变迁>.(硕士论文),苏州大学, 苏州.

 

王贵海.(2013). <韩非“法治”思想及其对当代社会管理的启示>.(硕士论文),沈

阳师范大学,沈阳.

 

武振伟. (2006). <论战国后期诸子对墨子思想的接受——以荀子、韩非和《吕氏

春秋》为例>. (硕士论文), 山东大学, 山东.

 

李家祥. (2011). <《管子》法思想研究>. (博士论文),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

 

林荣. (2010). <吕氏春秋与百家合流>. (博士论文), 吉林大学, 吉林.

 

曲文. (2012). <韩非与晚周学术>. (博士论文), 吉林大学, 吉林.

 

张铮. (2008). <荀况与“百家争鸣”时代之总结>. (博士论文), 吉林大学, 吉

林.

 

期刊论文

 

丁喜霞.(2004).<“规矩”与相关词语的衍生和演变>.《南京社会科学》,85-88.

 

东方朔.(2011). <“先王之道”与“法后王”——荀子思想中的历史意识>.《复

旦大学学报》,51-60.

 

黄朴民. (2001). <墨家战争观念的逻辑起点及其历史命运>. 《管子学刊》, 34-

38.

 

吉家友. (2009 年12 月). <墨家学派、墨家思想与稷下学宫>. 《洛阳理工学院学

报》, 24(6), 66-71.

 

姜涌. (2009 年10 月). <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11(5), 7-14.

 

李光辉. (2006). <墨子成书年代及著者考证综述>. 《殷都学刊》, 102-105.

 

李平. (2014). <论墨子与先秦“法”学兴起>. 《法制与社会发展》, 103-116.

 

李贤中. (2014). <墨家尚贤思想探析>. 《周易研究》, 82-89.

 

林俊雄. (2009). <韩非《解老》《喻老》的诠释学维度>.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1-4.

 

刘书玉. (2011 年7 月). <论墨学在先秦时期的传播>. 《南昌大学学报》, 42(4),

33-37.

 

马海峰. (2010 年11 月). <墨子天志、非命思想新探>. 《赤峰学院学报》,

31(11), 50-52.

 

钱永森. (2002). <论秦汉时代的墨学精神>.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19-23.

 

秦彦士. (2001 年9 月). <从《淮南子》到《太平经》中的墨学——异端沉浮与

汉代学术政治变迁>. 《南都学坛》, 21(5), 1-6.

 

史春燕. (2013). <春秋战国末期儒法合流的必然性、必要性>. 《福建省社会主

义学院学报》, 58-61.

 

宋立民. (2003). <当代墨家思想研究评述>. 《社会科学战线》, 208-214.

 

孙浩然. (2007 年7 月). <试论老子的圣人观>.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3(7),

13-18.

 

孙祥生. (2006 年3 月). <论荀子礼法秩序建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喀什师范

学院学报》, 27(2), 39-53.

 

孙雅芬. (2009). <墨子、韩非思想比较>. 《社会科学家》, 142-144.

 

孙以楷. (2001). <墨子生平考述>. 《唐都学刊》, 56-59.

 

汤智君. (2003 年6 月). <墨、韩二子思想关系研究>. 《台大中文学报》, 31-84.

 

王启发. (2002 年2 月). <先秦诸子论礼和法>. 《燕山大学学报》, 3(1), 20-25.

 

王兴尚. (1990). <老子逻辑论——从一个新角度解释《老子》>. 《宝鸡师院学

报》, 89-95.

 

王芸. (2013). <韩非《解老》、《喻老》诠释方法论>. 《文教资料》, 43-45.

 

王长华. (1997 年1 月). <从《解老》、《喻老》看韩非对老子的吸纳与改造>.

《河北师院学报》, 67-70.

 

韦正翔. (2008). <墨家和法家思想与西方趋利思想的关系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

学报》, 77-81.

 

魏玮. (2012 年9 月). <荀子隆礼重法的思想对稷下学术的吸收>. 《焦作大学学

报》, 13-15.

 

魏义霞. (2000). <天志·明鬼·非命:墨子哲学研究>. 《哈尔滨师专学报》, 11-

14.

 

魏义霞. (2010). <论墨子“以尚贤使能为政”的政治哲学>. 《齐鲁学刊》, 27-

31.

 

向达. (2010). <历史场域中的张力——韩非子的思想渊源探析>. 《四川行政学

院学报》, 55-58.

 

萧鲁阳. (2009). <墨家尚同学说论纲>. 《新乡学院学报》, 23(1), 115-118.

 

徐希燕. (2000). <墨子其书及研究价值>. 《松辽学刊》, 1-4.

 

宣兆琦,张杰. (2001 年3 月). <荀子与稷下学宫>. 《邯郸师专学报》, 11(1), 3-

12.

 

薛柏成,马海峰. (2011 年3 月). <近十年来儒墨对比问题研究综述>. 《吉林师

范大学学报》, 35-39.

 

杨玲,高文杰. (2011). <悖反中的统一——韩非对墨子的接受>. 《甘肃高师学

报》, 16(3), 18-21.

 

杨泽波. (2006). <天志明鬼的形上意义>. 《哲学研究》, 47-51.

 

张永超. (2010 年7 月). <百家争鸣是如何走向思想统一的——以战国及汉代典

籍评先秦诸子为视角>.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9, 5-9.

 

赵逵夫. (2011 年1 月). <应运而生的思想家兼评韩非子的成书与文学研究>.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27(1), 1-5.

 

赵晓耕. (2004 年5 月). <三晋法文化的源与流——先秦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

的思想渊源>. 《山西大学学报》, 27(3), 37-43.

 

郑杰文. (1994). <清代的墨学研究>. 《淄博学院学》, 39-47.

 

郑杰文. (2006). <论墨家早期学说的形成>. 《齐鲁学刊》, 30-37.

 

朱智武. (2004 年9 月). <先秦墨学的区域性特色论述>.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3), 33-42.

 

报章

 

何炳棣.(2010 年6 月10 日)〈国史上的“大事因缘”解迷-重建秦墨史实入手〉.

《金华日报》, pp. D06.

 


This material may be protected under Copyright Act which governs the making of photocopies or reproductions of copyrighted materials.
You may use the digitized material for private study, scholarship, or research.

Back to previous page

Installed and configured by Bahagian Automasi, Perpustakaan Tuanku Bainun, Universiti Pendidikan Sultan Idris
If you have enquiries with this repository, kindly contact us at pustakasys@upsi.edu.my or Whatsapp +60163630263 (Office hours only)